菜单
火狐网站首页
首页 > 新闻中心
惠民为基夯实城乡供水幸福路
来源:火狐网站首页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4-22 03:53:22

  供水保障,乃民生福祉,城市发展之重要支撑。近年来,南京统筹推进供水管网改造、水厂新建扩建、深度处理工艺升级、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,以及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等,构建起从“源头”到“龙头”的全链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,切实提升城镇和乡村居民用水获得感与幸福感。

  春节假期一过,卡子门大街的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就立刻动工,截至目前,包括茶南大街、三牌楼大街等十二条道路上的供水管网改造项目都正紧锣密鼓推动。依据今年的城建计划安排,主城区改造供水管网累计达35公里。

  根据市水务局调查统计数据,我市共有供水管道约1.81万公里,其中直径75毫米及以上的共有1.32万公里。“全市直径75毫米及以上的市政供水管道中,老旧管道共672.8公里,占市政管道总长的5.1%。其中,水泥管、石棉管、无防腐内衬的灰口铸铁管等落后材质管共647.05公里,运行满30年存在安全风险隐患的其他管道25.75公里。这部分管道是本轮改造的对象,改造后将逐渐增强城市供水韧性。”市水务局有关人员介绍,按照目标,全市672.8公里老旧供水管道将在5年内全部“退役”。

  眼下,龙潭水厂扩建工程(一期)所有建构筑物主体已完工,正在进行装饰装修、设施安装及场平管道施工,计划2025年6月启动试生产。工程建成后龙潭水厂每日供水能力达40万立方米,主要供水范围辐射仙林、龙潭、麒麟以及汤山等区域。

  “致力于打造韧性安全、智慧高效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,供水能力正逐年提升、短板弱项不断夯实。”上述有关人员说,我市近年来始终围绕“科学合理、因地制宜、城乡统筹、韧性安全”的供水体系总体布局,大力推进水厂、供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,确保城市供水系统安全平稳运行。加快实施龙潭水厂、燕子矶水厂等改扩建工程,不断的提高供水保障能力。同时坚持惠民生、谋长远,继续提速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工作,会同相关区、供水企业合力攻坚,及时协调改造中的矛盾问题,2024年全市共完成供水管道新建改造共100公里,而自2023年老旧供水管网工作启动以来,全市已累计完成206公里,供水管网安全性和可靠性进一步增强。

  此外,我市还加力建设城市生命线供水专项系统,借助数字化手段对城市供水设施运行实时监测,及早察觉缺陷、及早处理问题,从而有效提升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能力。在该系统中,大到水源地、水厂,小到一个个泵站、一只只消火栓,都可一目了然;供水管网哪里有风险,又怎么样才能解决,轻点鼠标便知;水厂、管网、泵站的水质、水压如何,均可实时查看。

  不仅要让居民随时拧开水龙头有水喝,还要喝上好水。为此,我市在常规水处理基础上,增加臭氧、活性炭等工艺,对常规处理难以去除的细菌、病毒、大分子有机物,以及“两虫”(隐孢子虫、贾第虫)为主的抗氯性较强的微生物等做处理。同时,能大大降低水中的氨氮、高锰酸盐、色素、藻类等含量。

  据悉,常规处理也全部符合国家对自来水水质的要求,然而,通过长江原水的监测发现,长江水偶尔会有短时氨氮升高、氧耗升高等现象。“深度处理,不仅提高了自来水的口感,也让有效应对突发原水污染多了一道‘保险’,2019年起,我市将深度处理改造列为重点民生实事,各大自来水厂均已顺利完成。”南京市水务局有关人员介绍。

  应对可能突发的原水污染,我市除了对自来水厂进行深度处理改造,还完成了应急备用水源地全覆盖的建设。

  位于江宁区的杨库水库,在完成清淤扩容、水库生态修复后,通过新建综合应急泵站、泵房以及敷设与主城区水厂联通的管道,成为主城400万居民的应急备用“大水缸”,有效库容达到245万立方米,储存水量至少满足主城应急供水3天的需求水量。而在江北地区、江宁区,也分别建设了以三岔水库、新济洲凤凰湖为应急水源地的应急水源系统,应急供水规模均为65万立方米/天。

  “安全水放心水,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”南京市水务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,根据《江苏省城乡供水管理条例》《江苏省城市供水服务质量标准》《南京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条例》等法规要求,全市6家水务集团的出厂水、管网水、末梢水均施行严格的三级检测,其中出厂水进行每天15项、每月42项、每半年106项的全分析指标检测。与此同时,委托第三方检验测试单位按月、季、年对供水企业组织各个频次的水质监测(监测内容有出厂水、管网水、管网末梢水及二次供水等指标),年均检测样品10000项次以上,水质综合合格率常年稳定在99.9%以上。

  在保障城镇和乡村居民生活用水的同时,南京也格外的重视农业用水需求,大力推进灌区现代化建设。

  近年来,按照“节水、生态、精管、智慧、幸福”总体要求,我市灌区现代化建设基于现代农业灌溉服务的基本需求,兼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外延功能,同时结合我市灌区发展的新趋势和民情特点,充分的利用高新技术,从工程、信息和管理融合出发,构建起安全可靠的灌区供水体系、灵活精准的灌排工程体系、智慧专业的灌区监督管理体系、生态优美的灌区水情体系,全市大中型灌区的现代化服务水平大幅提升。

  灌区建设过程中,我市始终聚焦灌溉薄弱片区,提前谋篇布局,目前,江北新区、高淳区、溧水区、江宁区、六合区完成8座中型灌区的立项建议报告,均已纳入水利部门2025年至2035年的中型灌区改造项目储备库。而在2024年,我市江宁区周岗圩灌区、浦口区沿江灌区、六合区金牛湖灌区、新禹河灌区、溧水区新桥河灌区5个中型灌区项目均被列入国家新增国债项目,目前已全面复工,并按序时进度推进,随着5个国债灌区节水与配套设施的完善,将进一步提升农田灌溉效率,加快所在区域农业现代化进程。

  为打造精品良心灌区工程,我市运用数字灌区平台智慧管理灌区,在控制、配水和管理节点等关键位置,基于灌区信息化管理平台,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、方案的智慧决策和智能控制。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,实时监测灌区用水情况,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和土壤墒情进行科学调配。如今,淳东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大幅度提高,为农业增产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。我市六合区新禹河灌区成功入选水利部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、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试点、深化农业用水权改革试点“三试点”灌区;高淳区淳东灌区获评全国第一批水利部大中型灌区标准化管理单位;六合区龙袍圩灌区成功入选水利部、国家发改委第二批灌区水效领跑者;同时,高淳区淳东大型灌区,六合区龙袍圩灌区、新集灌区,溧水区湫湖灌区、方便灌区,江宁区江宁河灌区、浦口区三岔灌区、侯家坝灌区已被水利部评为国家级节水型灌区。

  水润民生,泽被万家。南京以系统性思维推进城乡供水高水平质量的发展,以实实在在的举措书写了“惠民为本”的生动答卷,为超大城市现代化建设筑牢了坚实的民生基石。 朱奇志 郝敏 顾小萍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

上一篇:绍兴市单村水站改造按下加快键 村庄供水保证才能明显提高

下一篇:温州领科实业有限公司被确定为高新技术企业

免费咨询热线 0512-52585758 contact hotline

Copyright © 火狐网站首页
苏ICP备11086651号   技术支持:火狐体育真人登录
苏公网安备 32058102001567号

联系人:陈总
电 话:0512-52585758
传 真:0512-52585908
手 机:13862356105
Q Q:1842950969
邮 箱:ctgy168@163.com
网 址:www.booomingtc.com
地 址:江苏省常熟市支塘镇(任阳)丰联村
火狐网站首页 【扫码关注】

Copyright © 火狐网站首页   苏ICP备11086651号